郵票見證中美同心抗日

招思虹紅女士送給我這一枚美國五仙郵票,是美國郵票上有國父孫中山先生肖像的兩枚郵票的第一枚,在1942年發行。當時美國珍珠港在七個月前受到日本突襲,之後羅斯福總統向日本宣戰,而中國正好在1942年7月7日是七七蘆溝橋事變,開始對日抗戰的五週年紀念。毫無疑問,美國發行這個紀念郵票,乃是表示與中國同仇敵愾,同心抵抗日本皇軍侵略。

rsz_sun1942

這枚郵票特別的地方,是將美國釋放黑奴的偉大總統林肯,和國父孫中山先生並列在郵票上,兩位為人民爭取自由的中西鬥士互相輝映,十分恰當。郵票中間顯示中國地圖和國民黨徽號,並用中文字顯示「抗戰建國」口號。林肯總統肖像之下,引用了他 Gettysburg 演講中有名的「 民有、民治、民享」 三個理念,在孫中山先生肖像之下則有他根據林肯總統這三個理念提出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這個設計別具匠心,極有意義。

當時羅斯福總統特別指示,這個郵票面值必須是5仙,因為當時由美國寄信到中國郵費正是5仙。另外一樣值得紀念的,是這枚郵票是在科羅拉多州(Colorado)丹佛市(Denver)發行的。為什麼選擇 Denver市作發行地點呢? 原來當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華民國的那一天,孫中山先生剛好在美國丹佛市,他之後便馬上趕回到中國。有關孫先生在 Denver市這件事,將會在這網頁另有報導。

1d_Sun_Yat-sen-2
沒有被接受的設計

美國政府在設計郵票時相當慎重,特徵詢中華領事館去確定國徽和「抗戰建國」的中文字樣無誤。當時還有第二款設計(見左) ,只顯示孫中山先生肖像,沒有林肯總統的肖像在上面。這個設計後來被放棄。

郵票發行後,的確引起美國人支持中國抗日的熱情,芝加哥太陽報向國人發出行動呼籲,要求美國將更多戰機和飛行員交給中國使用,並呼籲美國人為中國抗戰捐款。以下這幅照片是羅斯福總統與當時中國外長宋子文在白宮合照,他們手持觀看的便是這枚郵票,宋是第一個購買這枚郵票者。

1d_Sun_Yat-sen-4

差不多二十年後,美國甘迺迪總統在1961年為了紀念與中華民國(台灣)的密切的關係,決定備發行一枚以孫中山先生肖像 為題的4仙郵票。當時美國與中共不單沒有邦交,而且彼此敵對。

stamp這枚郵票整個設計過程毫不順利,主要因為中華民國領事館不斷插手,而國務院對領事館的要求百般遷就。負責郵票設計的是Norman Todhunter,這是他原來的設計(見左)。這個設計本來左邊有中國革命50週年字樣,但中華民國領事館反對,因為怕被人誤會為共產黨在中國進行的革命活動,因此要求改為1911中華民國國慶1961字樣。

原來郵票的設計是沒有中文字的,中華民國領事館堅持要有中文字在上USA-1188面。 但最重大的改動,是Todhunter最初用孫先生的官方肖像,但領事館堅持要將孫中山先生穿著軍裝的照片作為肖像,Todhunter是十分反對的, 因為他覺得領事館那張照片並不傳神,而且孫中山先生並非軍人,穿軍裝是不適合的。但他反對無效,結果是用了領事館供給的照片。

可能在設計的過程中彼此發生磨擦,後來發行這枚郵票的慶祝會上,完全沒有提到Todhunter這位設計師的名字。17年後, 美國與中共建交,同時與台灣斷交,這枚郵票成為絕響。

1d_Sun_Yat-se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