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汽車費用扣稅
自己做小生意的朋友,都知道不少與生意有關的費用可以扣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作為生意用途的汽車費用。假如該汽車是全部作為商業用途,當然可以將全部費用扣稅,但即使汽車只是部分作為商業用途,也可以按比例將費用扣稅。
兩個扣稅的方法
- 實際(真正)費用方法(ACTUAL EXPENSE METHOD) ― 讓你扣除真正用在業務上的費用,例如﹕汽油、洗車、保險、維修、過橋費、利息、稅金、折舊等開支。
- 標準哩數方法(STANDARD MILEAGE METHOD) ― 讓你用一個國稅局指定的每一哩標準費用(2019年是每哩58仙),業務使用的哩數乘該標準費用便是扣稅金額;此外,貸款利息、稅金和過橋費用亦可加在扣稅金額上。
這兩個方法那一個較好?要看幾個情況,你可以選擇對你最有利的方法。一般來說,假如你的汽車成本在二萬元以下,加上你每年起碼有業務用途起碼15,000哩,使用標準哩數方法可能較佳,而且比較方便。使用實際哩數方法需要保留更繁重的使用記錄。
請注意﹕你隨時可以選擇實際費用方法,但是你一旦選擇實際費用方法,以後要改為標準哩數方法便很困難,需要國稅局特別批準。但假如你選擇標準哩數方法,要轉為實際費用方法便沒有限制。
保留正確的記錄
當你報稅時,你需要正面的回答這兩個問題,才能將汽車費用扣稅﹕你業務上的費用是否有記錄?這個記錄是否白紙黑字記錄下來?要在稅局查稅時安然渡過,必須有清楚、齊全和即時記下的記錄。
有四個方法保留記錄﹕
- 「完美一天記錄」(PERFECT ONE DAY LOG) -大多數會計師都喜歡這個辦法,就是每一天之內不論業務或私人用途,都記錄下來。
- 「90天記錄」(90-DAY LOG),做法與上述相同,只不過只在90天內連續記下,然後計算業務用途與私人用途哩數比例,再用這個比例作為整年使用計算之用。舉個例,在90天內業務用途是6000哩,私人用途是2000哩,業務用途比例便是75%,全年75%汽車費用便算是業務用途。
- 「每月一星期」方法(ONE WEEK A MONTH),做法與上述相同,但只在每一個月內記錄一星期,應該盡量是同一個星期(例﹕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
- 「最簡易」方法(NO HASSLE METHOD),是第一個方法的變種,但只記錄私人用途,其他自然就是業務用途。
買車?租車(Leasing)?
在稅務上,買車和租車都可以使用標準哩數或實際費用方式扣除相關費用。標準哩數的做法兩者都是一樣,但使用實際費用的話買車和租車有些分別:由於租車時並不擁有該部汽車,你不能對其進行折舊。可是,你可以按商業用途的比例扣除租車的費用,例如:年租金為$4,200($350/月),而你的業務使用百分比為80%,你可以在該年的納稅申報表中扣除$3,360。
有一點要注意:由於稅法限制了“豪華”汽車的折舊,它也限制了這種汽車的租車費用,這被稱為“租賃包含金額”(lease inclusion amount),它減少了可扣除的租車付款,汽車的價值越高,減少的金額越高。
隨著汽車價格的上漲,租車可能變得更適合。但不要忘記,買車可以根據業務使用百分比扣除車輛貸款的利息。例如,今年買了一輛汽車來從事Uber和Lyft這樣的自營職業,並且買了一輛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假定商業使用超過50%,可以扣除最高$25,000的車輛費用。為了您的業務。如果您為自己的公司購買了汽車,如果商業使用率超過50%,也可以扣除最高的折舊扣除額。
買車和租車還有一個區別,是關係到將來換車。出賣擁有的商用車時,可能會有要繳稅的收益或可扣稅的虧損,而由於折舊而產生的收益要作為普通收入納稅。但將租賃的汽車退還給經銷商時,完全沒有收益或虧損。
超過六千磅汽車扣稅好處
做生意的朋友,要購買一部業務上使用的汽車,都應該注意汽車折舊的規例,因為折舊是一項重要的扣稅項目,可幫助您減低要付稅的收入。
普通汽車每年的扣稅金額有限制,本來第一年最高折舊金額只是三千元,但去年開始有特別稅例,可以最高折舊七千多元,甚至超過一萬元。但這個最高的折舊方案過了今年便不能使用。
以上折舊稅例是指一般商業上用的汽車,包括小型貨車和私家車。要得到更多折舊扣稅好處,便要購買超過六千磅的貨車或SUV,因為這類汽車是不受到上述折舊金額限制。這個重量是指汽車的「總重量」(GROSS VEHICLE WEIGHT RATING),重量不是自己計算或決定的,而是要按政府是規定去決定那一種車種符合重量要求。大家購買汽車之前應該查清楚。
要取得最高的折舊好處,是要連同SECTION 179折舊稅例一起使用,到二零零五年為止,每年最高SECTION 179折舊金額為十萬零二千元。
雇用孩子做工好處多
自己經營生意業務者,若有子女可以幫忙工作,在稅務上是有相當多的好處。不論他們在假期、周末期間等在自己商店工作、或在辦公室做打字或存檔等事情,只要他們真正是工作,就可以給予他們合理的工資。
如果他們在十八歲以下,便無需扣起他們任何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稅及Medicare稅;二十一歲以下,也無需扣失業保險金。
如果他們所賺的工資,每年不超過標準扣稅金額,則他們完全無需繳付聯邦入息稅,也不用扣稅。若家長替他們開設一個可扣稅IRA帳戶,則他們年收入為$18,200也無需付收入稅。
雖然子女不用付稅,但他們的工資是家長生意上的支出,所以可以用來減低生意上的收入,即採用此方法有雙重的稅務好處。可是,子女一定要真正工作,工作時間必須有紀錄,有關工資也要合理。此外,值得注意是,孩子們的收入,在他們申請大學經濟援助時,可能會有負面影響;若他們要申請經濟援助的話,則他們的年收入最好不超過7千元。
家庭辦公室可扣稅嗎?
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可能會利用自住房子某部份作為家庭辦公室,如果該部份是您的主要辦公室,亦完全為生意業務使用,包括會見客戶,或者辦行政事務,都有可能將屬於這部份的費用(例如﹕貸款利息、水電、物業稅、保險、維修、折舊等)扣稅。以前使用家庭辦公室扣稅有一個壞處,就是將來賣屋時,家庭辦公室這部份不可以當作自住房屋,故不可以享用自住房屋資金增值(Capital Gain)免稅優惠,連折舊金額也要付稅。但自從去年開始稅例放寬,只要家庭辦公室不是一間獨立的建築物,便可以當為自住房屋,亦即賣屋時不會失去免稅優惠(但折舊那部份仍要付稅)。
不是做生意而是作為雇員的讀者,如果在家中設立家庭辦公室,是否可以有同等扣稅好處呢?2018年之前還有可能當為「雜項扣稅」,新稅法開始後已經不能扣稅了。
自僱者退休儲蓄選擇多
論到退休儲蓄計劃,普通僱員(Employee)通常只有公司提供的401-K之類計劃,2019年最高限額是$19,000,五十歲或以上可額外儲蓄6千元。另外,僱員還可以自行利用個人退休帳戶儲蓄$6,000,五十歲或以上可增加$1,000。除了這兩種工具之外,僱員沒有其他本金有稅務好處的退休儲蓄選擇。
自僱者就不一樣了 — 政府給自僱者的退休儲蓄選擇,比一般僱員為多,此外,可以享受稅務優惠的儲蓄金額,也比僱員高。自僱者可以選擇SEP IRA 計劃,每年將淨「自僱收入」最高百分之25,或不超過$56,000作延稅儲蓄。SEP IRA的好處還包括手續簡單,沒有每年要填交的報表。
另外一種工具,名為KEOGH,最高儲蓄金額也可達到$56,000,但手續比較復雜。近期有一種新工具,稱為SOLO 401-K 計劃,適用於沒有僱員的自僱人士。
未建立退休儲蓄計劃的自僱人士,應該與會計師商議,去比較那一種工具較適合。SEP IRA是可以在報稅期限之前設立,所以還可以為去年自僱收入減稅。
預知稅局如何查稅
大家有否擔心會被稅局查稅呢?近年來由於國稅局人手短缺,所以大家被查稅的機會大為減少,但卻不等於稅局查稅的效率減低,目前是電腦化時代,稅局有更嚴密的電腦核對方式。例如大家少報了收入,稅局是可以將大家的報稅表、W-2及1099表格核對,即使查稅個案減少,但工作效率卻增加了。
很多人都知道做生意有Schedule C收入的納稅人,被稅局查稅的機會比普通打工一族為高,相信是由於Schedule C的收入比較容易少報及漏報,而Schedule C上的生意費用,很容易被誇大。
如果是做小生意者,預先知道稅局會來調查這類生意時,會注意那些方面?那麼,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中,就能對稅局的調查更有效地提高警覺。原來大家可以免費看到國稅局給自己核數員的內部指示,教導他們查某一類生意時,所需查核的事項。例如調查一間餐館時,是有很詳細的程序,來核對他們的現金生意額。
這些文件包括五十五種不同行業,大家可在國稅局的網址查看。網址是:www.irs.gov,然後進入Tax Info For Business,再進入Market Segment Programs那一部份就可看到。
公司可向員工作贈予嗎?
僱員所賺到的工資或做生意的收入,當然是需要付稅的收入。但是接受贈予(Gift),受贈人是無需要當為收入,亦即是不需要為贈予報稅的。若果僱主將部份的收入,當作禮物贈予僱員,是否可以為僱員省稅呢?
大家都會想到,如果有如此好處的省稅方法,就會被很多人採用。事實上,僱主是不可以隨便將工資變成贈予,來為僱員省稅。因為任何由僱主付出的福利或報酬,都是需要付稅的收入。不過,是會出現個別例外的情況。例如,僱主為員工提供的醫療保險、不超過五千二百五十元的進修教育費用津貼、員工購買公司產品的折扣、在公司飯堂用膳的折扣、不超過五萬元保額的定期人壽保險等,這些一般都不會當作為員工的收入。
此外,一些不經常性和價值較低的員工獎勵或禮物,例如不超過四百元的員工良好表現獎勵、假期前一些應節的非現金禮品、退休時送贈的金錶、甚至超時工作給予交通的費用等,都是不需要當為收入的。
自雇者善用「健康儲蓄帳戶」
「健康儲蓄帳戶」(Health Savings Account),讓某些雇員可以將稅前收入,放入這個儲蓄帳戶,用來支付健康保險保費和自付金額。但參加的條件,是雇主提供的健康保險計劃,是屬於「高自付金額」。「高自付金額」定義,是規定自己要先自付$1,350,整個家庭要先自付$2,700。
除非雇主購買或更改現今為雇員提供的保險計劃,雇員未必合資格去設立「健康儲蓄帳戶」。可是,自雇(Self-Employed)的人士,由於自己是雇主和雇員,當然可以有自主權去決定購買那一種健康保險。他們隨時可以選擇符合「健康儲蓄帳戶」的保險計劃,保費應該比一般保險低。他們再利用「健康儲蓄帳戶」,存入的金額像一般可扣稅的IRA個人退休帳戶,不單存入的金額可以延稅,帳戶內的收入也可延稅。2019年個人可以每年存入$3,500,全家可存入$7,000。過了五十五歲可存入的金額加$1,000。
要利用這個帳戶好處,需要有兩項先決條件。首先,一定要參加「高自付金額」的保險,作為雇員,除非公司為您提供這樣的醫療保險計劃,您通常是不能自己去參加的。當然自雇者便沒有這個限制。但另一個限制,就是目前符合資格的保險計劃不是很多,但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增加這類計劃。
第二個先決條件是要設立帳戶,目前不是每一家銀行或經紀行有提供這種帳戶,希望以後會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