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士汽車公司欺詐事件

ar-311049927

2014年,美國政府開始懷疑福士汽車(Volkswagen)油渣型(diesel)車系的廢氣排放數據有問題,檢驗汽車時,由汽車本身記錄到的廢氣排放量是符合政府規定的,可是,在汽車真正行駛時,排放量卻有所不同,比政府限額高出10至40倍!在過去一年福士公司堅決否認有任何問題,聲言這只是技術上的偏差。美國環境處窮窮追不捨地調查下,福士汽車公司終於承認,在汽車的軟件中做了手腳–降低廢氣排放的功能只在汽車被檢查時才運作。顯然要符合廢氣排放,汽車的行駛質素大受影響,公司不肯花功夫去研究改進之道,竟然用這種欺詐的手法企圖瞞天過海,實是不智。

如今東窗事發,公司面對180億的罰金(是整個公司股東資金的17%)、數十萬輛汽車回收的費用、股價插水般下跌(令股東們損失慘重)、顧客們的集體訴訟、歐洲各國政府同類的調查等,可以說福士公司的麻煩現在才開始。最大的影響,是公司在世界的公信力和形象,到受到沉重的打擊,相信管理高層會受到整頓,甚至有人要付上刑責。總 而言之,這件事將會有極嚴重的後果。

前一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因不肯修正一個價值一元多的打火掣零件,導至120多人意外死亡,150人受傷,到頭來公司要付出9億元罰金。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亦是因隱瞞汽車自動前衝毛病,被罰款12憶元。似乎汽車制造業競爭特別激烈,公司為了維持利潤而不惜掩飾致命的缺點,置人命於不顧,不但缺乏商業道德,對公司長遠業績也沒有幫助。

商業機構的盈利固然重要,尤其是上市公司,每三個月要宣佈業績,公司高層備受投資者與股票市場壓力,容易鋌而走險,放手一搏。但像福士公司這種公然蓄意詐騙的手法,是極其不可取,甚至可以說是相當愚蠢的做法。福士公司近年在美國銷售的汽車,27%是屬於柴油車,這件事可能從此令柴油汽車在美消失。
10/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