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普通的人,可以說是生性有點膽怯,有大禍臨頭時會失去勇氣,會用自己的小聰明去應付(曾因怕禍及自己性命,而偽稱其妻為妹)。可是,神偏偏揀選了他,也透過他揀選了一個民族,並增加他的信心,成為「信心之父」,和「因信稱義」的先驅。為什麼上帝要揀選他?我們只能以上帝幾百年之後向他的一位後代說的話來解釋:祂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他名為亞伯蘭(Abram),意思是「尊貴的父親」。他生於主前2,166年,在他出生前幾百年,由於人類的罪惡深重,神用洪水滅了世界上所有的人畜,只留下挪亞一家八口。他們出了方舟之後,繼續在地上繁殖,生養眾多,乃聚居在今天的敘利亞和伊拉克一帶(亦即今天伊斯蘭恐怖份子ISIS活躍的地點),操著同樣的語言。他們忽然決定要建一座塔,直通到天上,上帝不喜歡他們這樣做,便變亂了他們的口音,令人們四散世界各地。這座塔叫「巴別塔」(Towel of Babel),「巴別」的意思就是「胡言亂語,不知所云」,聖經記載巴別塔是建在「示拿地」(Land of Shimar),即巴比倫(伊拉克)的北部。
亞伯蘭與他的父親他拉(Terah)住在巴比倫的南部,一個叫吾珥(Ur)的地方(幼發拉底河畔,今之伊拉克境內),是個相當富裕的家庭。上帝指示亞伯拉蘭要離開吾珥,遷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去。亞伯蘭聽從神的命令,聖經說這是一個極具信心的行動,有誰願意離開一個早已落地生根、生活富裕的地方,搬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亞伯蘭移居到上帝指定的地點是分作兩個步驟的。首先,他從吾珥先向北移,住在一個叫哈蘭(Harlan)的地方,直到父親離世後,上帝再次向他發出指示,要他遷居到今日的以色列地。聖經記載,上帝與亞伯拉罕(神給他起了新的名字)立約,要祝福他,「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很明顯,上帝是要透過阿伯拉罕去祝福世界其他的民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3)「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麼?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創15:5)「我與你立約,你要作多國的父。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創17)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創18)
為什麼上帝要揀選一個人與一個民族?當時人類散居各地,亦開始不認識上帝,轉向拜偶像。上帝要透過這個人與他的後代(即以色列人或猶太人),去讓世人認識祂的名,包括祂的恩典、慈愛和公義。所以猶太人是帶著宣教的重要職責的。聖經這樣說:
-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在萬民中傳揚他的作為。」(歷上16:8)
- 「在列邦中述說他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他的奇事。」(歷上16:24)
- 「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既是這樣,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華,在我以前沒有真神,在我以後也必沒有。」(賽43:10)
- 「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賽43:21)
與人同工,這是上帝做事的法則之一。神揀選猶太人,要他們成為宣教士,可惜猶太人惡習甚多,長期叛逆神、拜偶像,殺先知,連上帝的兒子也釘在十字架上,至今雖然受盡世人歧視和迫害,依然不認識耶穌便是他們等待多時的彌賽亞 ,實在可憐!
**********
上帝揀選了亞伯拉罕(Abraham),成為以色列人/猶太人的始祖,並非因他本身有特別堅強的信心,而是他對神有一個單純順服的心。上帝對他第一個要求(亦是第一個試驗),是要離開為他帶來財富的家鄉,去到完全陌生的新環境。當時交通不便利,要將家當全部帶在荒山野嶺行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當時已經有不少罪惡在世上,亞伯拉罕這個無目的地的移居行動是充滿風險的。可是,亞伯拉罕聽從上帝的指示,得到上帝給他永恆的祝福。
亞伯拉罕第一個祝福是神與他立了永遠的約(covenant),亦是一個無條件的約。通常立約雙方是平等的,上帝是創造主,亞伯拉罕是個被造的罪人,上帝竟然降卑與他立約,這是何等慈愛的舉動!更重要的,是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的約是永遠和無條件的,故此該約並不因為以色列人/猶太人不信而被廢除,難怪保羅在羅馬書11章斬釘截鐵地說:「神棄絕了他的百姓麼?斷乎沒有。」因此,我相信以色列人仍然是神的選民,是祂眼中的瞳仁(申32:10),是祂將來要拯救的對象。我們到以色列地旅遊,千萬不要鄙視或仇視猶太人(西方國家近年加深仇視與排擠猶太人),乃要為以色列祝福(創12:3),也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詩122:6)。
缺乏信心帶來惡果
上文說亞伯拉罕本身的長處是順服上帝,不是他的信心。上帝應許他的子孫要成為大國,並且無法點數,可是他80多歲仍是膝下無兒,眼看上帝的應許要落空,他便聽從了妻子的話,與埃及女子夏甲生了大兒子以實瑪利(Ishmael)。13年後,上帝再次向他應許要他作多國之父,「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創17:6)當時他差一年便一百歲,夫婦二人都不大相信上帝的話,可見亞伯拉罕本身是個小信的人,直到神逐漸鍛鍊和增加他的信心。
亞伯拉罕生了大兒子以實瑪利,為中東帶來數千年的爭端,直到今日還是持續。上帝沒有因為以實瑪利不是神揀選的兒子而撇棄他,上帝也應許要「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創17:20)以實瑪利在巴蘭的曠野成長及定居,又娶埃及女子為妻,生十二子,各為族長,應驗了神的預言。今天的阿拉伯人部份是以實瑪利的後代(不是所有阿拉伯人都是以實瑪利的後裔),他們的特式是像「野驢」般彪悍,並且比較好勇鬥狠–「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創16:12)阿拉伯人幾千年與以色列人為敵,他們一向拜偶像,並且當伊斯蘭教在主後600年興起後,大部份信奉伊斯蘭教,預料將在末世時群起圍攻以色列,就像他們在1948年以色列立國後馬上群起而攻之。我相信以西結書38,39章形容的「瑪各地的歌革」大戰,將發生在七年災難的初期,到時攻打以色列的除了蘇俄之外,應該包括阿拉伯伊斯蘭聯軍。
順便一提,跟隨亞伯拉罕離開吾珥的,還有他的侄兒羅得(Lot),此人遷居所多瑪城,所多瑪與蛾摩拉這兩個城因同性戀等罪得罪上帝,上帝要滅這兩個城,羅得被拯救逃出後,與兩個女兒住在山洞裡,與她們亂倫,大女兒生了兒子,名叫摩押(Moab),是摩押人的祖先。小女兒生了兒子,名叫便亞米(Benammi),是亞捫人(Ammon)的祖先。摩押人和亞捫人住在約旦河的東邊,即今天的約旦。摩押地是在耶利哥城的東邊,幾百年後摩西從曠野要進入迦南地之時,神帶摩西登上尼波山遠眺迦南地,尼波山便是位於摩押地。我們在約旦旅遊時亦會登上尼波山。亞捫地是在摩押地以北,我們飛入約旦首都安曼(Amman)便是在亞捫地。以色列人本來還有一班「親戚」,是以撒大兒子以掃(亞伯拉罕的長孫)的後代,稱為「以東人」(Edomites),他們住的地點在摩押地南邊,我們到約旦後馬上驅車南下到彼特拉(Petra)參觀粉紅迷城,所在地便是以東地。摩押人、亞捫人和以東人雖然都是以色列的親戚,但他們世代仇視以色列人,以東更聯同外邦人攻擊以色列人(見俄巴底亞書),由於上帝對以東人的詛咒(因你向兄弟雅各行強暴、羞愧必遮蓋你、你也必永遠斷絕),今天世上已經沒有以東人,我們到以東地時不要忘記這段歷史。另一方面,以色列人雖然看不起摩押人,但上帝卻祝福摩押女子路得,使她成為大衛和耶穌的先祖。今天約旦所在地 在聖經中常有提及,實在是聖地的重要部份,以後再為你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