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第一個決定是自己的資產分配(Asset Allocation),就是股票與債券之間的比率,這個比率乃是按自己對投資風險承受的能力和意願。過去即使您已經訂下自己的分配比率, 也不妨計算一下該比率是否仍然符合自己的需要。分析比率時要將全部投資資金(包括退休帳戶)都計算在內。
訂下了分配比率,下一步便是考慮投資什麼股票和債券。一向筆者都提議一般小投資者應該先盡量利用共同基金(Mutual Fund),因為普通投資者不會有時間和知識去對個別股票作充份的研究。可是,要減低市場風險,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作分散投資,而分散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沒有銷售費用(No Load)和年費比較低的共同基金。
認識指數共同基金(Stock Index Mutual Fund)
初學投資者,不妨先考慮股票指數共同基金(Stock Index Mutual Fund)作為起點,這類基金不需要投資經理去決定股票買賣,因為基金完全按照該指數內的成份股票作投資,例如S&P 500指數基金便是按Standard & Poor 500 Index指數內500家成份公司的市值比例作投資,基金的升跌幾乎完全跟隨指數的升跌。
「股票指數共同基金」大受投資者歡迎,原因是這類基金有以下的重要優點﹕
- 基金裡面通常包含了數百種甚至數千種公司的股票,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作用。基金通常沒有購買時或者賣出時要付的銷售佣金,即是所謂No-Load的基金。
- 由於基金不需要投資經理作任何買賣決定,故年費相當低,只是每年0.2%至0.4%左右,比一般基金每年平均接近1.5%的收費低得多。
- 由於基金甚小作股票買賣(只在指數更換成份公司時),所以交易費用也極低; 同時基金每年所產生要付稅的普通收入或資金增值(Capital Gain)金額也非常低,直接增加投資者稅後收益。
- 大部分由投資經理管理的基金一向稅前收益都不及指數基金,稅後收益就更不用說了, 2014年86%由投資經理管理的基金稅前收益落後S&P 500指數,稅後收益就更不用說了!
你的投資組合包括幾個指數共同基金便已經足夠了,例如,大、中、小型公司的指數基金各一,再加上一個外國公司指數基金,便已經是一個完善的基本股票投資組合了。
「交易所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
除了利用指數共同基金作投資外,近年有另一種工具,稱為「交易所基金」( Exchange-Traded Fund),簡稱為ETF,基金亦是投資不同的市場指數,但操作方式(包括買賣程序)卻與普通股票相似。舉個例子, 要投資S&P500指數公司,可以下單購買代號為SPY的「交易所基金」。由於ETF在市場上像股票般隨時可作買賣,利用ETF比指數共同基金更靈活,因為即時可以知道買賣價錢, 不像共同基金,要市場收市後才知道買賣價錢。ETF在買入或賣出時都有市場價錢。
「交易所基金」有點像共同基金與股票的混合物,使用起來比共同基金更方便。如今大約有1,400種ETF。
ETF唯一的缺點是買賣時需要付經紀佣金, 但現今很多折扣經紀行買賣佣金相當低,所以ETF越來越流行。
幾種最流行的指數交易所基金
標普500指數交易所基金(代號:SPY)
顧名思義,基金內包括500家各行各業最有名的公司,這500家公司是經過標普細心篩選後才能進入指數,所以都是不錯的公司。 基金年費用低至0.09%商界縱橫26台 每
納指100交易所基金(代號:QQQ)
這個基金包括納指(Nasdaq Index)內頭100家公司,當然包括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年費用是0.2%
全美國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代號:VTI)
在美國主要股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約有5千家,小投資者當然不可能直接購買每一個股票,但市場上有一個稱為 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指數,包括市場上4千多家公司股票,達到市場總值99.5%。許多共同基金公司,都有按這兩個指數作投資的指數共同基金,一般稱為「總市場指數基金(Total Market Index Fund)」, 您只要投資這種基金,便可以投資總市場股票。Vanguard基金公司發行的ETF,稱為Vipers,代號是VTI,像股票一般買賣,基金內便是市場上絕大部份股票,年費極低,只是0.05%,即幾乎是免費用。
高股息指數交易所基金(代號:SDY)
有些投資者喜歡派發股息比較高的公司股票,有一個指數名為S&P High-Yield Dividend Aristocrats Index,是從標普指數中挑出60家公司,這些公司都要符合這個條件:過去25年不單有派發股息,而且股息每年都有增加。這個基金年費用是0.35%
歐洲大公司指數交易所基金(代號:VGK)
歐洲和亞洲股市近期都不濟,但假如想投資組合內有些歐洲大公司,有不少ETF是投資歐洲股票的,其中一種指數ETF是使用FTSE歐洲發達國家的指數,包括16個先進的歐洲國家中521家大公司的股票,年費用只0.12%
亞洲大公司指數交易所基金(代號:VPL)
假如要投資亞洲發達國家大公司股票,可以留意FTSE Developed Asia Pacific Index 指數的基金,包括日本、澳洲、南韓、香港、新加坡和紐西蘭的836家大公司,年費用只是0.12%
地產投資指數交易所基金(代號:VNQ)
1千4百多種交換所基金中,亦包括投資各行各業的公司,甚至可以作房地產投資, 這一類基金名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讓小投資者可以集合資金去投資地產,包括住宅公寓、商業物業、商場、寫字樓、酒店、甚至貨倉等,由基金聘用專人負責管理物業。稅例上規定,如果REIT把至少百份之九十五以上的收入派給股東,REIT 本身就不用付稅,而是由股東當作收入來付稅。
要利用REIT來作地產投資,第一個方法當然是直接在股票市場上購買REIT基金,但市上市的REIT有數百家,要逐一研究及選擇是相當困難的。另一種投資方法,是投資以REIT指數作投資的交易所基金。有一個名為MSCI REIT的指數,Vanguard公司的REIT交易所基金便是以此作投資,年費用是0.12%
即使利用交易所基金作投資,也照樣有市場風險的,大家作投資決定之前,必須考慮自己本身的情況,與對風險承受的能力與意願。
有專人管理的基金
隨著特朗普政府上場,有些投資專業人士估計有一些行業會特別受惠於新政府的政策。2017年9月14日,一家投資公司開始了一個基金,代號是MAGA,是跟隨特朗普總統要振興美國重新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號。這個基金的收益表現如何呢?
從2017年九月中開始至到2018年六月中,MAGA共同基金的年收益是12.7%,與全市場指數基金(VTI)的同期收益16.7%相比,MAGA的收益差了整整4%,可見有投資經理做買賣的基金,要收益勝過市場指數是非常困難的事。
我自己兩年前亦開始了一個實驗,我將一筆資金交給相當有經驗的投資經理人去作投資。結果,兩年後我計算這些投資經理人的收益,比較一個普通的指數基金收益低了25%。
這兩個例子,都證明一向市場上公開的秘密,就是大部分經理人管理的基金收益都追不上指數,難怪指數共同基金投資金額不斷大幅上升。
點擊這裡讀「股神」Warren Buffett 有關指數基金的建議。
高股息的基金(mail.google.com-High Dividend Funds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