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提取規則 (Required Minimum Distribution or RMD)
除了完全沒有最低提取金額要求的ROTH IRA之外,其他個人退休帳戶,都要在戶主達到72歲後,開始每年作最低提取,並將提取金額放在保稅表上,作為收入繳稅。如果沒有跟稅例作最低提取,便會有罰金,金額是應作提取的金額的五成。
稅例規定,戶主必須在達到72歲的那年作第一次最低提取。例如,戶主在2022年5月1日達到72歲,他便要在2023年4月1日前,作首次最低提取。以後每年12月31日前,便一定要為當年作最低提取。
有些銀行或股票經紀行,為了提供客戶服務,都會在戶主達到72歲前來信提醒你。但是,銀行和股票經紀行沒有義務來提醒你,因此,如果你忘記作提取,責任和罰金都要由你自己負責。
即使你有不同的IRA戶口,甚至有些是以前由401K轉過來的,或者有些是可扣稅的IRA,或有些是不可扣稅的IRA,在作最低提取時,都要將不同的IRA戶口金額加起來。但這不等於你一定要從所有的IRA中作提取,你可以隨意決定從那一個IRA內提取,但在計算最低提取金額時,要將不同的IRA金額都計算在內。如果你的IRA包括可扣稅和不可扣稅兩種,在計算提取時,一併要在填寫8606表格時,去計算兩種IRA的比例,來定要繳稅的收入金額。
預期壽數表
新規則之前,計算每年要作最低的提取金額,是一項十分復雜的事,因為除了要考慮到戶主本身的年齡外,還要將受益人的年齡算進去,然後要到幾個「預期壽數表」上,找出一個基數,然後,戶主要選擇兩個計算方法(定期方法或重新計算方法)中之一個,用來計算每年要作的最低提取金額。不單方法復雜,更要命的,是有些決定一做了便不能更改,所以計錯選錯的情況很多,連稅務局也覺得太煩了。
由二零零一年開始,大多數的戶主(不論單身還是已婚)都是用同一個「預期壽數表」(除非配偶受益人比戶主年輕十年以上),計算方法也不再分開「定期方法」或「重新計算方法」。這個統一的「預期壽數表」上的基數如下﹕
歲數 |
基數 |
歲數 |
基數 |
歲數 |
基數 |
|
|
80 |
20.2 |
90 |
12.2 |
|
|
81 |
19.4 |
91 |
11.5 |
72 |
27.4 |
82 |
18.5 |
92 |
10.8 |
73 |
26.5 |
83 |
17.7 |
93 |
10.1 |
74 |
25.5 |
84 |
16.8 |
94 |
9.5 |
75 |
24.6 |
85 |
16.0 |
95 |
8.9 |
76 |
23.7 |
86 |
15.2 |
96 |
8.4 |
77 |
22.9 |
87 |
14.4 |
97 |
7.8 |
78 |
22.0 |
88 |
13.7 |
98 |
7.3 |
79 |
21.1 |
89 |
12.9 |
99 |
6.8 |
100 |
6.4 |
受益人提取計算辦法
戶主過身後,按戶口原先訂下的指示由受益人領取。假如受益人是配偶的話,配偶可以選擇將戶口改為由自己擁有,提取辦法便按本身年齡而定。
假如受益人是其他人(非配偶),該受益便要馬上開始按本身年齡作提取,當然提取時便要將金額加在收入上報稅。受益人提取的基數如下﹕
歲數 |
基數 |
歲數 |
基數 |
歲數 |
基數 |
30 |
53.3 |
50 |
34.2 |
70 |
17.0 |
31 |
52.4 |
51 |
33.3 |
71 |
16.3 |
32 |
51.4 |
52 |
33.3 |
71 |
16.3 |
32 |
51.4 |
52 |
32.3 |
72 |
15.5 |
33 |
50.4 |
53 |
31.4 |
73 |
14.8 |
34 |
49.4 |
54 |
30.5 |
74 |
14.1 |
35 |
48.5 |
55 |
29.6 |
75 |
13.4 |
36 |
47.5 |
56 |
28.7 |
76 |
12.7 |
37 |
46.5 |
57 |
27.9 |
77 |
12.1 |
38 |
45.6 |
58 |
27.0 |
78 |
11.4 |
39 |
44.6 |
59 |
26.1 |
79 |
10.8 |
40 |
43.6 |
60 |
25.2 |
80 |
10.2 |
41 |
42.7 |
61 |
24.4 |
81 |
9.7 |
42 |
41.7 |
62 |
23.5 |
82 |
9.1 |
43 |
40.7 |
63 |
22.7 |
83 |
8.6 |
44 |
39.8 |
64 |
21.8 |
84 |
8.1 |
45 |
38.8 |
65 |
21.0 |
85 |
7.6 |
46 |
37.9 |
66 |
20.2 |
86 |
7.1 |
47 |
37.0 |
67 |
19.4 |
87 |
6.7 |
48 |
36.0 |
68 |
18.6 |
88 |
6.3 |
49 |
35.1 |
69 |
17.8 |
89 |
5.9 |
90 |
5.5 |
舉個例子,假如受益人在該戶口戶主死亡的第二年是四十歲,他便要按43.6基數,去計算他需要作的最低提取,以後每年將此基數減1,然後用這個數字去計算該年的最低提取金額(注意﹕第一年之後,不要再用這個表,而是將最初的基數減1便可以了。
假如受益人以前便已經承受了戶口,現在便可以按以上基數訂立最低提取金額。請注意﹕受益人不論本身年紀,都要為承受的戶口(INHERITED IRA)按以上基數每年作提取,否則罰金亦是應該提取金額的50%.
免稅作IRA提取
從個人退休帳戶作提取,所有提取的金額都要當為當年的收入,假如本身已經有一定的收入,再加上個人退休帳戶提取的金額,可能要付一筆稅款。因此,許多家庭都盡量延遲從個人退休帳戶內提款。可是,到了72歲之後,政府強逼你每年一定要做起碼提取(Required Minimum Distribution或RMD)。
假如你有大筆的個人退休帳戶存款,每年起碼提取的金額會相當可觀,稅例上有一個辦法可以幫助你作提取的時候無須為收入繳稅。這一項稅務優惠只適用於72歲以上的人士,假如你每年將不超過十萬元的提取金額直接捐到國稅局認可的慈善機構或教會,這一筆款項便無需當為當年收入報稅。這個稅例叫QCD,全名是Qualified Charitable Donation。你可以提取時向銀行或經紀行說明,將部分或全部提取的資金 捐到指定的慈善機構或教會,QCD可以讓你報稅的時候不將 這個捐款金額當為收入報稅。
新稅法將標準扣稅額大幅度提高,許多長者的慈善捐獻都不能夠扣稅,使用QCD將部分或全部提取的退休金捐出,的確是可以為你省稅。
ROTH IRA繼承人提取規則
以上規則都是適用於傳統個人退休帳戶(TRADITIONAL IRA),ROTH IRA的繼承規則又如何呢?
您可能已經知道,ROTH IRA在戶主有生之年是不需要作任何「最低提取」的,而在任何時間提取本金(每年放入ROTH IRA的金額),都是不用付稅和罰金,可是,一旦戶主離世,由受益人繼承,規則便可能不同了。
正如傳統IRA,假如受益人是配偶,受益人就可以將ROTH IRA改為由自己擁有,完全歸到自己ROTH IRA帳戶內,處理規則與本身ROTH IRA相同,即在該配偶有生之年都沒有最低提取規定。
可是,假如受益人不是配偶,那便不一樣了。受益人有兩個選擇,第一,是在死亡日期後下一年開始計算的五年內,要作完全提取。第二,是要按受益人本身的「預期壽數」每年作部份提取。這是個「最低起碼提取」金額,要提取超過這個金額是可以的。
不論何時提取本金都是沒有稅金和罰金的,但假如提取的是收入,便有一個五年期的規則,假如死者本身IRA未夠五年,提取收入便要付稅和罰金,一旦距離原來設立帳戶五年或以上,則提取收入也沒有稅金和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