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談天說地部落格

兩件令人憂慮的新聞

今天(三月二十七日)早上兩件令人憂慮與髮指的新聞,第一件是德國失事墜毀的飛機證實是副機長故意造成,第二件是也門(Yemen)近日的內戰,顯示伊朗擴張勢力的野心。

三月二十五日,一架德國航空公司的飛機撞山墜毀,機上150人喪生,大家正在猜疑失事原因時,官方宣佈當時正機長離開駕駛艙,副機長將駕駛艙門反鎖,然後加速將飛機向下降落,導致飛機撞山機毀人亡。錄音顯示,正機長試圖重返駕駛艙,拼命拍門也無法進入,乘客們當然目睹情景,最後在乘客大聲呼叫聲中飛機撞上阿爾卑斯山。

這已經不是副機長自殺事件,而是恐怖份子襲擊所為,與恐怖份子身體綁著炸彈,到公眾地方引爆造成多人死亡沒有兩樣。這位德國人副機長只有28歲,名Andreas Lubitz,之前沒有任何犯罪或心理問題的記錄,也沒有跡象顯示與任何恐怖組織有關,為何突然變成集體謀殺兇手,可能無法得知。肯定此人定意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要同時謀害149名無辜者(其中包括多名兒童),我們只能感嘆: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17:9)

另一件飛機失事事件,就是「馬航客機神秘失蹤」,至今連一塊殘骸都未被發現。我個人認為這事件是因機長狂熱擁護反對派領袖安華,要扭轉他被判刑五年斷喪政治前途的厄運,於是挺而走險劫持飛機與乘客,藉此威脅馬來西亞政府釋放安華,事敗燃油耗盡失事墮海。這班航機是由極豐富經驗的機師駕駛,我猜測他將飛機直插入海底,令機身無損,故沒有任何殘骸浮出海面。假如我的猜測準確的話,這個機長亦是一名集體謀殺的罪犯。

911事件後,為了防止恐怖份子衝進駕駛艙,艙門在內反鎖,外面是無法進入的。這個防衛措施,防到艙外的恐怖份子,卻無法 阻止艙內的恐怖份子。連飛機師都在事先無聲無色的狀況下成為集體殺人兇手,已經沒有任何有效的防範方法了。

也門事件亦是值得全世界關注的新聞,雖然也門只是在阿拉伯半島南邊一個小國,人民多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近日發生內戰,叛軍是什業派伊斯蘭組織Houthis,但背後支持者是伊朗。伊朗早已控制或支持黎巴嫩、巴勒斯坦組織、和敘利亞,如今一旦成功控制也門,會令中東局勢更逞緊張。但最令我憂慮的,是奧巴馬政府正在與伊朗和談,變相容許其發展核武,故對其入侵也門默不作聲,與之前俄羅斯入侵克理米亞時的態度截然不同。我恐怕美國這種姑息的姿態,會令以色列決定向伊朗進行襲擊,引致世界大亂。另一方面,伊朗的死敵沙地阿拉伯勢將單獨對伊朗採取行動,這幾天沙地阿拉伯與十個阿拉伯國家聯盟已經轟炸也門叛軍據點,將來說不定會與以色列聯手攻擊伊朗。 伊朗在美國撐腰下,定會採取強硬的態度還擊,整個中東的局勢會惡化。美國定意要討好伊朗,直接間接造成中東動亂,對美國自己亦無好處。

3/26/2015

優美人生口訣

讀者送來以下「養老口訣」,值得大家細心思考和跟隨﹕

自找樂趣莫煩惱,喜也一天,憂也一天。
每月領取養老金,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低鹽低脂日三餐,好也香甜,差也香甜。
天天堅持要鍛練,麻雀少打,煙酒少沾。
房子大小有不同,寬也睡眠,窄也睡眠。
有車沒車無所謂,坐也向前,走也向前。
朋友知己常相聚,今也談談,古也談談。
抽空還要學電腦,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家庭親屬多理解,富也心寬,窮也心寬。
遇事不鑽牛角尖,瀟灑一點,胡塗一點。
預防為主要牢記,早查關鍵,早治關鍵。
健康朋友兩要素,財富之源,生存之源。
捨得花錢買健康,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真正朋友不在多,難時共患,永遠相伴。

以上應該解決今生問題,令您人生過得豐富和有意義,但總是欠缺了一些,就是來生如何可以過得好?有沒有讀者可以將以上口訣接下去?
3/2/2015

老當益壯

舊約聖經中有兩位很突出的人物,一位是約書亞,另一位是迦勒。兩人年紀差不多,一同跟隨摩西出埃及,當時兩人大約四十歲,正當壯年,在以色列人中負起領導的角色。出埃及後第二年,神要摩西差派十二探子窺探迦南地,其中十人見到迦南人強壯,城牆堅固又十分高大,嚇怕了,只有另外兩人,就是約書亞和迦勒,認為沒有什麼可怕,應該馬上進攻,可惜以色列人聽了其他十人的話,大聲喧嚷哭號,向摩西發怨言,還要用石頭打死他們兩人。神以榮光向眾人顯現,救了他們。假如以色列人聽從二人,可能不必在曠野浪費了幾十年,結果還要被神懲罰,二十歲以上的人,除了約書亞和迦勒,都要死在曠野,不得進入迦南美地。

兩人年紀漸長,依然是神重用的僕人,忠心順服的事奉神。約書亞繼承摩西,作了以色列人的領袖,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轉眼已經到了八十多歲,約書亞記第十三章一開始便形容說﹕「約書亞老了,年紀不小」。可是,神接著對他說話,並不是要他多休息養生,安排退休,準備退下事奉前線,反而對他提醒﹕「你已經老了,年紀不小;還有很多的地有待征服。」神在這裡提醒約書亞,雖然已經一把年紀,但神的托負沒有減少,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要他去做;就像摩西一樣,到去世前才將棒子交給約書亞,沒有退休休息這回事。

同樣地,迦勒也是老當益壯,就在神提醒約書亞事工未完之後,迦勒來見約書亞,要求將耶和華應許之地賜給他。在約書亞記第十四章,迦勒這樣形容自己﹕「我今日已經是八十五歲了。今日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派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作戰,或是出入,那時我的力量怎樣,現在我的力量還是怎樣。」二十多年後,約書亞在一百一十歲離世,進入士師時代,那時迦勒仍健在,鼓勵以色列人與敵人作戰(見士師記1﹕11-15)

這兩位老當益壯的人物,都可以成為老年人的榜樣。在神眼光中,事奉沒有年齡的界限,即使崗位有所不同,但責任和呼召並不改變。願我們當中的長者,更多被神使用,正如詩篇第九十二篇所形容的﹕「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經常保持茂盛青翠」。

2/4/2015

「出埃及記」觀後感

exodus

最近去看了「出埃及記」,還是3D的版本,要帶著黑眼鏡,並不覺得有特別的立體效果,反而影響了欣賞電影的樂趣。 

影片的確拍得場面偉大,服裝佈景都一絲不苟,尤其是災害降在埃及和海嘯掩蓋埃及追兵這些場面,令人透不過氣來。影片故事當然與聖經的記載有些出入,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整體而言已經算將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事蹟講述得很清楚。摩西作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但本身人性的缺陷都描述得很中肯。

可是,我覺得影片最失敗的地方,是將上帝變為一個11歲的孩子,而且動作和表情都有點不知所謂。上帝是創天造地,無比榮耀的真神,變成一個怪裡怪氣的孩子,令人摸不著頭腦。

回來查看網上資料,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描述,原來導演Ridley Scott 並非基督徒,他根本不相信摩西真正在歷史上出現,所謂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被埃及人苦待,上帝興起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這事是虛構的,因此,他只是當聖經上的記載是神話故事,本來便是虛構的,他便有自由度去將故事隨意更改。

以色列人是否曾居住在埃及400多年,出埃及入迦南(即今日的以色列國土地)是否歷史事實,除聖經十分清楚和詳細地記載外,歷史上亦有記錄(請參閱 

http://www.biblicalchronologist.org/answers/exodus_egypt.php , 

http://www.biblearchaeology.org/post/2013/06/07/Evidence-for-the-Exodus-from-Egypt.aspx#Article )。Ridley Scott先生既然花了那麼多力氣去拍摩西的故事,竟然與上帝擦身而過,甚至將以色列人本身的歷史都否定,實在十分可惜。

1/4/2015

點擊至2016年「談天說地」部落格
點擊至2014年「談天說地」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