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書,聽好歌

最近很高興讀到一本好書和聽到兩隻好CD,願意與你分享。 好書是由丘世文著的「同行四分一世紀我與陳修冶醫生的生死友誼」,由香港突破出版,是我最近在香港時買的,可惜這?好像連天道書樓也沒有,希望遲些時住在美國的僑胞也買得到。

丘世文與陳修冶都是香港的「精英份子」,兩人在香港大學讀書時認識,四十歲出頭便事業有成,都住在半山自置豪宅。陳是香港著名的皮膚科專家,丘是個會計師,也是位作家,曾創辦「號外雜誌」。兩個人都有美滿家庭,很懂得享受人生。他們都是音樂「發燒友」,家中的音晌設備十分講究。兩人工餘喜歡與其他音樂愛好者在家中聚會,談天說地和欣賞音樂。我的同事胡君還住在香港時亦作過座上客,對他們的印像很深刻。雖然陳是個虔誠的基督徒,而丘沒有信仰,兩個人卻成為莫逆之交。

就在兩人事業似乎達到高峰時,九五年陳發現自己患了絕症,一年後便去世。丘世文為了紀念好友,便寫下兩人二十五年的情誼,由在大學相識一直到陳去世。特別真摯動人的,是他們在陳最後的日子中彼此的安慰和扶持,也讓丘上了人生和信仰的一課。

就在陳去世後不久,丘世文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竟然發覺自己患了腦癌,所以這本書的一部份描述了丘與絕症的搏鬥,和他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可惜一年多後丘也步陳的後塵,在這本剛剛出版後幾個月去世。在本書的尾段讀到丘去世前由陳的遺妻帶領信主,如今兩位好朋友可在天家重聚了。

本書中有一段丘記述陳在去世前跟他說的一段話,對正在追逐名利地位的朋友有如當頭棒喝﹕「人生多可笑啊!一天到晚為未來作未雨綢繆的準備﹕檢查身體的健康、財政上的健康,卻忽略了靈魂上的健康—–現在想起來我們真的顯得過份聰明啊!為九七問題憂慮,為居英權奔波,為未來退休作好長線投資,什麼也似計算周詳似的,可是只有這一點我不曾計算過!」的確,人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不知明天事,怎能將整個生命放在追逐財利之上呢?

本書中有一段丘記述陳在去世前跟他說的一段話,對正在追逐名利地位的朋友有如當頭棒喝﹕「人生多可笑啊!一天到晚為未來作未雨綢繆的準備﹕檢查身體的健康、財政上的健康,卻忽略了靈魂上的健康—–現在想起來我們真的顯得過份聰明啊!為九七問題憂慮,為居英權奔波,為未來退休作好長線投資,什麼也似計算周詳似的,可是只有這一點我不曾計算過!」的確,人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不知明天事,怎能將整個生命放在追逐財利之上呢?

這兩隻CD令人驚奇的事還不止,原來詩歌本來是中國河南省一位只有小學教育程度的姊妹隨口清唱而成的,她從來沒有受過音樂訓練,所以這些歌曲都是從她的內心發出來的奇跡,稱之為「神來之歌」也不過份如不是有神的手親自在作工的話,是不可能發生的。一班在北美的弟兄姊妹將這些歌曲編排配樂,唱出的歌首首都是旋律優美,歌辭感人,將人的心帶到中國的信徒身邊,再帶到神的面前,讓你感到神的愛在中國,在北美,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那麼真實。

願你也早日看到這本好書和聽到這兩隻好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