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憂鬱症

depression

抑鬱症(Depression)因涉及廣泛,對個人及社會影響巨大,而成為當今熱門話題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將抑鬱症、癌症及愛滋病,列為21世紀最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嚴重疾病,全球有1.2億人患抑鬱症,美國有10%的人患病,亞洲國家則有5%,東歐國家有25%,特別是正 在經歷危機的國家患病比率更高。不過,抑鬱症不是絕症,事實上它是所有心理疾病中最易治癒的一種,患者若能及早接受妥當的治療,按醫生正確的指導服用 藥物和接受心理輔導,絕大部份能康復。

每個人都可能或多或少有些抑鬱徵狀,只是程度不一而已,但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人生的某些衝擊,隨時會把早已存在的病徵引發出來,應及早預防;其二,抑鬱症與患者的原生家庭情況息息相關,因而有跡可尋,人們可在病徵出現之前及早面對。然而,問題是我們通常很少想到防患未然,以至問題出現時已變得難以處理了。

一般潛在的抑鬱症患者,很難自覺自身有問題,所以原生家庭成員的關心尤其重要。所謂原生家庭成員,是指父母與兄弟姊妹,他們比外人更了解家人彼此的情況與最脆弱的地方,可以彼此關懷與保護,在看起來完全沒問題時即採取措施,而不是等到病發之時再醫治。

防患未然的措施,包括家人的心靈交流。若有信仰,可在孩子還小時,建立每週一次家庭崇拜,不僅一起禱告,還可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需要。確立「家人優先」觀念也很重要,許多人把事業或朋友放在家人之上,認為家人應幫助他去打拼人生,所以很容易忽略家人的需要。正確的態度應是家人彼此關心、堅固,然後一起為生活打拼。

有人說,抑鬱症難以根治,但事實證明,不僅病情可以被控制,而且完全可以被治癒, 而家人的幫助及患者的素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守望及幫助,不僅是防禦性的,而且也是積極而富有建設性的。具有正確的信仰追求及明確的人生目標的人,大多數較 容易走出抑鬱症陰霾。可見,積極地建立正面價值觀,為個人生命注入美好素質,是精神健康的最好護衛方式。

事實上,人生衝擊有時可以到一個地步,沒有什麼人可以理解或幫得上忙;那時,只有根植在生命中的信念與本身的良好素質,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身體不斷朽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那意思是說,身體朽壞是必然的,最重要的是內心世界能夠一天新似一天,以積聚力量,去面對從各方而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