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公共交通工具

每個人都應該「試新嘢」,千萬不要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拒絕嘗試新鮮的事物。最近我開始使用Uber與公共交通工具,學習了新的事物。

第一件新事物是學會使用Uber,是年底時在芝加哥出席「華人基督徒大會」,在郊外一個渡假村舉行。星期天我決定到40哩外芝加哥市區著名的Moody教會聚會。我沒有租車,因此要坐火車,但由渡假村到火車站,由火車站到教會,都需要車載。因此,我下載了Uber的軟件到手機上,以便利用Uber出入,一個週末使用了好幾次,十分方便。

Uber即是以前香港的所謂「白牌」,由私人汽車車主接載乘客,稱為「共享接送」(ride sharing),故不當是提供正式的的士服務(其實是有點走法律罅)。Uber服務利用GPS技術,軟件立即將你的所在地定位,附近的Uber司機都在GPS地圖上,你一叫車,他們馬上知道,其中一部車馬上「應召」,我手機立即知道那一部車和那位司機何時會抵達,並在GPS地圖上一直顯示。每次我叫車都是幾分鐘便來到。

uber-featured-537x350

上了車,扣上安全帶,司機便按他手中的GPS送你到目的地。由於你設立Uber軟件時已經報上信用卡資料,故無需支付現金,喜歡的話,給一點小費,說聲再見便可落車。在車內你可以跟司機聊聊天,也可以一言不發,悉隨尊便。

下了車之後幾分鐘,便會收到車費收據,詳細列出車費內容,一般比商業的士低廉一半以上。看完收據,都應該給司機打個分數,這分數對司機是很重要的。我通常都給予五星滿分,助人為快樂之本嘛。原來司機亦會給乘客評分,態度和行為欠佳的乘客可能被拒載。

除了開始使用Uber之外,我也首度嘗試完全以公共交通工具去南加州的教會講道。這個週末我首次乘坐Megabus南下,全程與自己開車差不多,巴士也相當舒服,44元車費(愈早訂愈平,但不輕易拿到1元車費)。巴士號稱沿途有無線上網,但大部份時間都不靈光。

巴士加Uber,順利到達大兒子的住處,星期六和主日要到30哩外的教會,要乘坐Metrolink,與芝加哥的火車差不多,由Union Station總站上車,Covina站下車,走路7分鐘便到達教會,全程十分順利。

看來,許多地方都不一定要自己開車,但必須事先策劃行程,並預鬆時間,不能太緊迫。公共交通有時會稍為誤點,但整體來說都相當準時,車廂也很整潔。

1/1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