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之日,我身在約旦首都安曼酒店。早上4時(紐約時間晚上9時)我看開票情況,似乎希拉莉佔上風,各電視台還是說希拉莉穩操勝券,但我並不憂慮,因為為時尚早,故再繼續安眠,至5時30分(紐約時間晚上10時30分)起來一看,整個形勢已經改觀,特朗普在「搖擺州份」(swing states)愈來愈穩,俄亥俄州在10時20分已經被特朗普取下,紐約時間10時50分宣佈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勝出時,已經進入勢如破竹的局面。我一看其他搖擺州的形勢,在早上6時(紐約時間晚上11時)已經知道希拉莉大勢已去,故我寫了「恭賀特朗普當選第45任美國總統」短文後才下樓進早餐,果然在紐約時間凌晨2時特朗普已經正式當選為下任總統。
希拉莉「大熱倒灶」,表面上似乎是始料不及,有人還認為是奇蹟,但這個結果只是那些盲目相信主流傳媒和民意調查的人預料的,那些比較客觀一點、有留意整個美國的民情趨勢者、並注意特朗普在最後幾個月的競選策略和動量(momentum),和看到希拉莉大選前陷入的困境者,都知道特朗普將會勝出。我早在5月5日寫下的「我看特朗普與希拉莉」一文中第四段,已經預測特朗普將在十一月勝出。比我更有眼光和膽量的是才女Ann Coulter 小姐,她早在2015年6月19日(距離大選一年半前,連初選也未開始,當時特朗普宣佈競選只有三天)已經公開地與斬釘截鐵地說特朗普將會勝出,當時沒有人對他看好,請聽Ann Coulter當時被人「笑到面黃」的錄影,如今嗤笑她的人不知有何感想?
的確,嗤笑特朗普是小丑,和認為他絕不可能勝出的人(包括大多數所謂專家)多如牛毛,請看以下錄影,不知這些「識小小扮代表」的左翼小丑們如今有何感想?其中一個叫Mark Cuban的「專家」還說特朗普不會當選是因為他「懶惰」,這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指責,事實上,沒有人比特朗普更勤奮(聽說已經70歲的他每天只睡3-4小時,工作幹勁十足,看他的拉票活動便知道)!
以下是我對大選結果的八項感想:
- 奧巴馬是特勝希敗的主因
- 希拉莉是最差勁的競選者
- 主流傳媒將繼續進行自殺
- 特朗普會比列根政績更佳
- 民主共和兩黨要徹底改革
- 克林頓犯罪集團壽終正寢
- 年青一代須從左傾中覺醒
- 基督徒不可以為危機已過
1. 奧巴馬是特勝希敗的主因
希拉莉最錯誤的競選策略,是與奧巴馬過去八年的政績掛鉤;而她最錯誤的評估,便是看不到奧巴馬施政的劣跡被大部份美國人否定,這一個錯誤是無可饒恕的,因為民意調查早已清楚顯示,2010年後超過一半美國人認為美國走錯方向,2015年之後這個數字都高達65%或以上:
8年前極左的奧巴馬以「希望與改變」(Hope and Change)為口號,不單贏得總統寶座,兩院都由民主黨以絕對優勢控制(以60-40絕對控制參議院、以257-178絕對控制眾議院)。奧巴馬在沒有任何共和黨支持下,故意使用謊話(你可以保留你喜歡的保險、你可以保留你喜歡的醫生、平均保費會降低2千5百元)去通過奧記健保,將千萬本來已經在有緊急需要時免費使用政府Medicaid健保的無保人士,一概給予免費白卡,這些費用由年青和健康的美國人負擔,這樣的醫療改革其實就是劫富濟貧的收入重新分配(income re-distributionn),亦即推行社會主義,長遠是非倒閉不可的。目前奧記健保已經山窮水盡,10月中開始各州宣佈下年保費,其大幅上漲的消息令特朗普「取消奧記健保」的主張更受歡迎,奧巴馬將健保完全國有化(稱為Single Payer)的意圖十分明顯,美國人民卻不能接受。
除了奧記健保,美國人民(不計5千萬名正接受政府福利救濟者)都看到奧巴馬經濟一團糟,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僅有1.5%增長,為二戰後最差的記錄。大小商業百上加斤,政府規條多到無譜,勞工參予率不斷下降,幾乎一億美國人離開就業市場。奧巴馬政府根本不懂得搞經濟,只靠低利率去支撐,之前長期依靠所謂「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使用政府的資金去放寬銀根,這些治標不治本的策略,令美國的經濟奄奄一息。大多數中產家庭的「真正中間收入」比2007年的收入低了6.5%!!
外交方面,希拉莉是開始四年的領導,其政績亦是一無是處,從中東搞亂局產生了IS恐怖份子,到希拉莉的所謂「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失敗,到與俄羅斯的關係愈來愈差,到敵視以色列(甚至暗中陰謀在以色列大選推翻總理納坦也湖),給予伊朗時間和17億現金發展核武器去對付以色列(並對付美國,這種「拿石頭坎自己的腳」做法愚蠢無比)。這八年美國外交毫無建樹,只見美國在國際上地位日益下降。
奧巴馬的移民政策是大開中門,任由非法移民湧入,並縱容多個大城市違反移民法,設立所謂「庇護城市」(sanctuary city),公然違反美國聯邦移民法規,另在沒有甄審程序的情況下大量收納敘利亞難民,置人民安全不顧。民眾看到歐洲德國法國大量收納來自穆斯林國家的難民後的苦況,決定不能接受奧巴馬希拉莉的開放政策。
奧巴馬不斷挑起警民對立、種族仇恨(邀請暴力黑人民主權組織Black Lives Matters到白宮,然後給予鼓勵)。大選後暴徒(聽說有不少是George Soros出錢收買)在大城市示威暴動,奧巴馬和希拉莉照例一言不發,等於是默然鼓勵。
奧巴馬知道他一意孤行,國會不會同意,於是使用260個所謂執行指令(executive order),大筆一揮去立法和施法,但這樣獨裁方式去推行政綱,新任總統照樣可以大筆一揮便取消掉,相信大部份奧巴馬的指令都會遭到這個下場。
奧巴馬的差勁政績導致民主黨在8年內潰不成軍,由8年前以絕大比數操控兩會與白宮,到2010年中期選舉失去眾議院多數議席,到2014年失去參議院多數議席,共喪失69眾議院議席、13參議院議席,另喪失12個州的州長位置,並喪失超過900個地方議席,如今民主黨的地位是1928年以來最低點,全國幾乎一片紅(代表共和黨),奧巴馬實在「功不可沒」。毫無疑問,他是近代最窩囊的總統,比無能的卡達(Jimmy Carter)還遠遠不如(起碼卡達為人正直誠實,並成功地促成以埃和解)。希拉莉宣稱要繼續推行奧巴馬極左的路線,怎能不一敗塗地?
2.希拉莉是最差勁的競選者
民主黨放棄最有希望當選的拜登副總統,讓背著腐敗無能沉重包袱的希拉莉競選,以為憑著龐大的克林頓家族政治機器,加上5千萬依靠政府福利為生者、女性、小數族裔、工會會員這些鐵票,必能順利入主主宮。民主黨看不到由2014年中期選舉,已經清楚浮現的人民反對建制當權派的情緒,竟然推出建制當權派的表表者來競選,看她在初選中面對75歲社會主義老頭,已經是險象環生,若不是民主黨要員作弊護航,連桑德斯她也未必能夠擊敗。
她雖然財雄勢大,用人卻是與特朗普相差甚遠;Wilileaks透露的電郵顯示,她的競選總裁John Podesta背後看不起她,競選經理Robby Mook太自傲,對偏袒希拉莉的民調太信任,到最後幾天才發覺搖擺州份全部告急,匆匆補鑊已經太遲。她其他的近身(包括Cheryl Mills,Huma Abedin)都不是出色的謀士,整個團隊自以為必勝,還訂了煙花準備在希拉莉當選時發放!Newsweek雜誌也認為希拉莉必勝,提前出版了新的一期,封面是Madam President,有人拿了一本給希拉莉簽名,她也來者不拒,因為自以為已經是囊中之物,這張照片相信與1948年「杜威擊敗杜魯門」會是錯誤的估計經典之照。
希拉莉的身體不濟,導致不能太勞累,競選集會不及特朗普一半。她的集會人數少得可憐,其中因為她演說沉悶,語無新意,講不出甚麼獨到的政綱,只是一味抹黑特朗普,這種靠負面攻擊對手去拉票的方式已經過時。總而言之,她並不是一個有魅力、有說服力和親民的候選人,結果女性白人大多投特朗普一票,少數族裔(包括許多以前必投民主黨票的黑人)倒戈的也不少。
3. 主流傳媒將繼續進行自殺
傳媒的主要任務是作客觀的報導,但亦可包含評論,作評論的時候當然有立場。因此,傳媒持有一定的立場並無問題,但重要的是新聞報導與時事評論要清楚地分開和註明。新聞報導時立場要中立,報導要中肯和平衡,假如在報導時偏幫某一方,只報導對那一方有利的新聞,或只報導另一方不利的新聞,亦即是偏袒(Take side),便是有欠公允,這樣的新聞報導便大有問題。另一方面,傳媒作時事評論時,必須有它的立場和論點,它贊成或反對某一方都沒有問題,但它要清楚地說明這是時事評論,而並非新聞報導。如今大部份主流傳媒(包括幾家主要電視台,紐約時報、華盛頓時報等)都將新聞報導和時事評論混在一起,甚至使用新聞報導來進行或掩飾時事評論,便是過了界,難怪大多數美國人不相信主流傳媒新聞報導的真實性。
CNN如今被譏為Clinton News Network,因為它一面倒地偏幫希拉莉,成為她的御用工具,其他主流電視台亦是一面倒地偏袒希拉莉,對她涉嫌貪污腐敗的事件一律視若無睹,不作報導,但對特朗普不利的新聞不斷作第一版報導,統計數字顯示,91%有關特朗普的報導都是負面的。此外,Wikileaks電郵還清楚顯示,記者們讓希拉莉團隊決定刊登的內容,他們不想刊登便取去,傳媒主動成為一個工具和打手,並自動獻出決定權,是前所未聞的,消息傳出來人民嘩然,終於證實了主流傳媒徹底地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目的是要推動本身左傾的思想。
是的,傳媒中人十居其九都是自由放縱左傾的人士,他們之所以參加傳媒,並非要將事實真相向讀者報導,而是要透過電視台和報章推動他們政治或社會道德的理念,所有他們是別有用心,是政治的工具。這樣的傳媒目的,以前是可以橫行無忌的,因為電視和主要報章都在他們手裡,如今「社交傳媒」(Social media)流行,主流傳媒已經無法壟斷,特朗普一個Tweet便讓2千5百萬人看到,因此不論主流傳媒如何偏袒希拉莉,特朗普照樣不被封殺。特朗普還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擁惡者,就是Drudge Report的Matt Drudge,從起初便全力支持特朗普,他極受歡迎的網站集中報導對特朗普有利的新聞,和對希拉莉不利(甚至醜化)的新聞。由於閱讀的人以千萬計,這個網站成為挺特的好助手。
經此一役,主流傳媒會改過自新嗎?我的看法是:不會,因為它認為自己的使命是評論和影響社會和政治,而不單是報導。因此,他們對特朗普會繼續鞭撻和抹黑,甚至會採用更多虛假的報導去達成目的。他們這樣做, 其實是與民為敵,如今相信主流傳媒的人愈來愈少,觀看和閱讀傳媒的人亦愈來愈少,主流傳媒是在自掘墳墓。將加快傳統傳播行業的式微,並會帶來另類媒體的全面興起,逐漸將主流傳媒淘汰出局。
4. 特朗普會比列根政績更佳
左翼人士三十年前看不起列根,稱他為二等演員、牛仔、好戰者、低能白痴等,如今對特朗普更看不起,說他的temperment(氣質)欠佳、無政治經驗、亂講話,仇視女性、穆斯蘭教徒、小數族裔,分化社會,只優待富人等等,Fox電視那個Megyn Kelly還無理地詆譭他為sexual predator (性捕食者)。老實說,不論誰當選,只要是共和黨人,他們都會同樣誣衊抹黑,這是左仔一向的手法,除此之外就是上街抗議示威搗亂。
特朗普是個成功的生意人,起碼比99.9%美國人成功,這99.9%內的人是沒有資格去批評他,尤其是他還剛當選,一天總統都未做,便已經將許多帽子戴在他頭上,對奧希之流的亂政腐敗卻是視若無睹。因此,我奉勸大家不要理會左仔的攻擊(正如我不理會所謂民意調查),放眼看看局外人特朗普如何施政,你就會明白為甚麼民眾寧願相信局外人,也不相信老奸巨老油條政客。
令人民相信他的,不是他的風格,而是他的政綱,只要他能夠做到政綱的7成,已經成為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特朗普的政綱最切合美國國情目前的需要:封鎖邊界然後進行移民改革、大幅減稅減法規去刺激經濟、提名保守和依憲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去扭轉自由放縱的錯誤方向、尊重警隊,維持法治,崇尚Law and Order,清洗華盛頓腐敗貪污代之以廉政、重新洽談外貿協議去振興出口、重建軍力為加強外交實力的本錢、善待以色列剋制伊朗、取消或大幅度修改奧記健保等等,都是十分切合美國甚至世界的需要。此外,特朗普能夠令美國人重建自信與樂觀的精神,不再受「政治正確」金鋼罩的威脅,種族性別之間不再被挑起仇恨。
這場大選,教導了我們不要低估特朗普的決心和智慧,我相信他的成就有可能比列根更勝一籌。
5. 民主共和兩黨要徹底改革
這次特朗普勝利偉大之處,是將兩大政黨徹底反轉,共和黨中元老如布殊家族、McCain與Romney兩位前候選人、眾議院議長賴恩、大部份共和黨國會議員等都不但不支持,還經常落井下石。特朗普得到共和黨民眾(和部份傾向桑德士的民主黨人)支持,與共和黨在國會中沒有建樹有關; 記得民眾在2012年中期選舉將眾議員多數席位給予共和黨,2014年中選再將參議院多數席位給予共和黨,都是想這班人將獨斷獨行的奧巴馬政府發揮監管制衡的作用,怎料共和黨雖然在兩院成為多數黨,卻對奧巴馬有求必應(除外不讓奧巴馬提名代替Scalia法官的人選),民眾對共和黨是相當失望的。如今特朗普成為黨魁,幾個元老家族將從政治舞台中消失,連黨主席也被特朗普收納為Chief of Staff事務長,整個共和黨的大方向與政綱都會全面改走特朗普的「美國為先」路線。
民主黨經過奧巴馬/希拉莉/普露茜/哈利烈(Harry Reid)這四名極左份子亂搞了8年,這次大選被桑德士推向更左,簡直要將美國變成第三世界與回教國家,此次選舉是人民第三次對這班左仔說:enough is enough(太夠了)。如今民主黨已經支離破碎,群龍無首,原來那位黨主席 Debbie Wasserman Schultz因被Wikileaks揭發偏幫希拉莉而被迫下台,目前她和民主黨大會正被集體控告,不少桑德士的支持者要秋後算帳,暫代主席Donna Brazile亦被Wikileaks揭發將辯論的題目偷偷供給希拉莉,轉眼便要下台。民主黨內四分五裂,一班黨員推舉Keith Ellison接任黨主席,這位來自明尼蘇達州的眾議員是一個敵視以色列、極左翼的穆斯蘭信徒,與激進的Louis Farrakhan和Malcom X經常眉來眼去,民主黨由他當主席,更鎖定它極左的路線,更多黨員會離去,前景更不樂觀。
6. 克林頓犯罪集團壽終正寢
這是這個大選的最佳後果,因為這個龐大的、廣泛的和邪惡的犯罪家族會在美國政壇消失,即使特朗普政府以團結為理由不起訴希拉莉,這對夫婦也逃避不到歷史對他們的譴責,且看那些「捐」了大筆巨款給他們,期望女總統大開方便之門的外國和大企業有何反應!我除了要鼓掌慶賀這對夫婦「榮休」之外,再不想花費任何時間去注意他們。
7. 年青一代須從左傾中覺醒
這次大選中一個特別的現象,是許多年青人追捧社會主義者桑德士,雖然他並無一套完整的治國理念,過去亦不屬於民主黨,但一樣受到年青人支持,差一點便在初選中擊敗希拉莉。他們在大選中少數轉為支持特朗普,少數支持希拉莉,大部份不投票或投其他少數黨派候選人。特朗普勝出後,許多年青人不滿意結果,甚至產生憂慮和憂鬱症,少數參加大城市中的抗議示威行動,年青一代似乎已經變為左翼激進的一群。
當然,年青人持世界大同人人平等這些近乎社會主義的理想是很普遍的,記得我在香港讀中學的時代,也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嚮往祖國,在67年暴動前也是擁護祖國,對港英殖民地政府不滿。有句話說,年青時不熱衷社會主義是沒有心,中年後還相信社會主義是沒有腦,許多年青人(包括本人)在年長後自然地看到社會主義是行不通的,因為人性不適合人人共吃大鑊飯的制度。家中在今次大選中支持桑德士的子女家長,一方面不必為他們的左傾思想過份擔心,另一方面卻要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知道理想與現實有一段大距離。
8. 基督徒不可以為危機已過
今次大選特朗普勝出,與許多基督徒出來投他一票有關,因為他們贊成共和黨反對墮胎和反對同性婚姻的政綱,也對過去幾年基督徒開始被逼迫反感。我知道許多以前從來在講台不提政治的牧師,今次起碼鼓勵會友要投票,甚至解釋那一黨的政綱較符合聖經。特朗普組織了一個叫Evangelical Executive Advisory Board(福音派執行顧問會),成員包括多名著名的福音派牧師(James Dobson, Robert Jeffress, David Jeremiah, Richard Land, James Robison, Jerry Falwell, Jr 等),作用是讓特朗普了解基督教徒關心的事項。特朗普聲明他會提名保守和尊重憲法的大法官,也令基督徒支持他。特朗普從沒有要求基督教領袖為他背書,也沒有利用與基督教領袖對話作宣傳拉票。此外,令基督徒支持特朗普的原因,是他挑選的副手Pence州長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聽說近月特朗普也相信耶穌,但特朗普從未親口承認。這一切都令許多基督徒為特朗普當選歡欣慶賀。
可是,將一個國家希望完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是危險的,也是毫不智慧的。雖然特朗普肯定比希拉莉對基督教較認同與尊重,但特朗普過去曾支持過墮胎(後來他改變立場),他以後的施政是否一定符合聖經的標準是言之過早。
美國要回歸真神,敬畏上帝,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總統,而是美國人要認罪悔改,重新回到立國時那種倚靠上帝的心,可是,美國早已罪孽深重,病入膏肓,要上下像當日尼尼微城披麻蒙灰,認罪悔改是幾乎不可能的事,這個事實並不因特朗普當選而有改變。最壞的事,是基督徒以為苦難危機已過,無需要提高警覺,無需要努力傳福音,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我們應該被提醒,我們是活在末世,主耶穌快將回來,即使特朗普當選也對這個事實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