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通漲指數儲蓄債券(I-BOND)」,可利用「財政直接(Treasury Direct)」方式購買。不過,第一次使用這個方便工具,免不了會產生些疑問,以下是我對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
網上購買債券安全嗎?
開設「財政直接」帳戶,不但要輸入社安卡號碼,而且還要輸入銀行帳戶資料,難怪不習慣在網上作交易的朋友擔心。其實,這些網站都有相當有效的安全措施,主要是利用「密碼(Encryption)」技術。
「財政直接帳戶」使用的技術名為SSL,它將您由互聯網輸出的資料,首先變為數碼資料,這些資料只有政府財政部才能接收,即使在輸送過程中被歹徒攔截,也無法「解碼」,所以大家不必擔心安全問題。
如何確知真擁有債券?
購買「電子債券」後,政府不會郵寄債券,這對於習慣收取儲蓄債券的投資者,可能會若有所失,而且擔心沒有債券編號(Serial Number),要查詢債券價值會有困難。其實,投資股票者也大多從未見到正式的股票,也不知其編號,只在經紀行開設的帳戶內看到記錄;儲蓄債券也一樣,投資者購買後,財政部馬上將債券放入「財政直接」帳戶,您隨時都可看到,甚至利息金額也在帳戶內顯示。
債券不再需要郵寄,免除遺失的風險,加上買賣可透過「財政直接」帳戶處理,比傳統持有方式方便多了。
可否指定受益人?
一切傳統債券能夠做到的,「電子債券」也一樣做得到。每一次購買債券時,投資者可利用「登記(Registration)」部分的指定程序,訂立「共同擁有人(Co-Owner)」或受益人(Beneficiary)。假如購買之後要更改登記資料,也可以進入帳戶辦理。假如每一次購買債券,都指定同一個「共同擁有人」或「受益人」,則可在帳戶上鎖定,一勞永逸。
需否選擇債券面值?
傳統的購買債券方式,是要在申請表上說明每張債券的面值。例如,您可以選擇將一萬元的債券分為十張,每張一千元。選擇時,需要謹慎考慮將來的需要,因為每次兌現時,需整張債券而非部分兌現。
利用「電子債券」,便沒有這些限制,因為您將來可自由選擇兌現金額。
如何證明我擁有債券?
有人擔心,萬一政府的電腦系統全面崩潰,手上又沒有債券,無法證明自己擁有債券。事實上,電腦系統全面崩潰是不易發生的,即使發生,也都有措施將資料副本儲存在其他地方,所以我們從未聽說過任何商業或財務機構,永久地失去電腦資料。不過,您自己應該保留有關債券的資料,例如定期從網上打印「財政直接」帳戶資料,然後存入檔案。
可否改變銀行帳戶?
開設「財政直接」帳戶時,須連接銀行帳戶,以便資金進出。假如開設帳戶後,投資者又改變了銀行帳戶,政府如何歸還債券資金?這很簡單,您可以在「財政直接」帳戶上,利用Manage Direct功能,更改銀行帳戶資料。
「財政直接」帳戶,是投資I-BOND的好方法。政府為鼓勵投資者多加使用,特別額外增加每年三萬元購買金額,並逐漸邀請以前持有債券的投資者,將手上的債券放入「財政直接」帳戶內。我亦鼓勵從未在網上投資債券的朋友,勇敢地去嘗試。